【出票前】不会购买越南巴士票

购票指南

自行购票

如果您熟悉外语并持有Visa信用卡,可以自行在官网订票,但需注意:

  • 需自行处理线路选择、上下车点定位等复杂问题
  • 网上查询到的地点信息往往不够直观,容易导致理解偏差

专业代订优势: 我们在长期买票过程中,手里就会有很多实战数据,比如客户的反馈,投诉,纠纷,好评,门头照片分享,上下车点纠偏,某某巴士避雷等,这些数据是客人没有的。

车站购票的局限

  • 来回打车的钱应该够找代订好几次了吧
  • 汽车站可不会给你泡泡来沟通,买完票就是路人甲和路人乙的关系了
  • 有问题你自己给巴士打电话
  • 票务员不可能花大把时间帮你选票选座位看图片

越南车票代订服务

  • 可以解决上面2个问题
  • 有十多元的辛苦费(肯定比你去打车更省钱,看综合成本)

【出票后】出票之后人消失

重要提醒

如果是客人自行购票,那就没什么说的,你自己可能不知道这个问题的重要性。

代订服务提醒

出票之后,请不要消失,最好有快捷的渠道和你保持沟通。

原因: 有可能天气原因,巴士会取消,有可能交通原因,巴士会延误或者变更,还有可能,巴士会提前到达,这些问题,你应该用最方便快捷的方式和我们保持有效联系。

【出票后】找不到上车点的三种情况

定位问题

情况一:有上车地址,没有谷歌地图

  • 国内地图在国外没有开展业务,因此不大可能去当地采集地图数据
  • 他们手里的数据,肯定是非常少的,有可能你只看到一些大概的地图数据
  • 如果你需要准确的数据,你应该用谷歌地图

情况二:有上车点,有谷歌地图,但是地图上搜出多个地点

这种情况也非常普遍,原因就是,上车点的数据,是巴士公司自己在后台上传的:

  • 有些数据是准确数据,比如 xxxx 路 xxx 号,这种数据,很容易在地图找到
  • 另外一些上车地址,则是描述的数据,比如 xxx 路口(xx 公寓斜对面的商铺左边100 米有个指示牌)

典型案例: 上车点是"Văn phòng Hoàng Mai (Kiot 1, Chung cư N5 Khu Đô Thị Đồng Tàu)",有兴趣可以自己查询下是否能找到精准的位置。

代订服务优势: 小助手手里掌握的数据,不光可以帮你锁定精准的位置,而且会给到你定位和链接,以及门头照,参考图,更加方便客人上车。

情况三:有上车点,有谷歌地图,客服给了定位,但是 Grab 搜不到

  • 很多客人出发前都不知道有这个问题
  • 有些性子急的客人反而会过来问小助手:是不是车票买错了?这个票有问题
  • Grab 定位找不到上车点,这个问题,Grab 官网都有教程,告诉你如何应该这种情况

原因解释: 其实本质原因是 grab 取消了和谷歌的地图合作,所以导致这个问题。这个和车票没有任何关系。

无视票务规则,过度依赖某书分享

常见误区

真实案例: 8月份有4人越南游,客人带着小朋友和老母亲出行,上车时间是17:30。这种客人,我们会在后台标记(客人有老人,请提前额外帮助),主要是希望帮助客人出行更加顺利一点。

客人出票的时候,不仅给了客人车票,同时给了客人额外的指导,比如【车票翻译】【注意事项】【有无接送】【上车点位置坐标-链接】【下车点位置-坐标】,已经告诉客人16:30的时候,人必须到上车点等司机。结果客人16:30的时候跑过来问,为什么司机还不来接我?

后来,客人埋怨说"我都花了800元,怎么不来接我,我出点钱总可以吧,某书上为什么都是说可以接送啊?"

重要提醒

  • 大巴基本都是不免费接送的(有极少数的几家会接)
  • 一个大巴几十人,如果每个都接送的话,得花好几个小时,因此大多数是不接的
  • 需要客人自己去上车点,小面才有接送

关键点: 最主要的是,你要看订票的页面规则,越南那么多巴士公司,每家的规则不一样,你应该按照他们的规则来,而不是按照小某书来。

接送服务类型

  • 一种是去临时点等车,用小面分批次转运客人
  • 另外一种大巴直接过来接
  • 不同公司,操作模式不一样

【出票前】不做攻略,不查源头信息

准备不足

案例1: 比如客人咨询河内-岘港火车票的时候,你告诉他价格是3xx,客人的反应是:"怎么价格这么贵?这个价格我都可以坐飞机了"。这种就是典型的不做攻略导致的无效沟通。

案例2: 客人需要巴士tan k** Ch**,帮客人查看之后,价格740k,客人的反应是"太贵了,我朋友预定的是420k",也是这家巴士,而且是vip豪华。事实上这个巴士有2个车型,一个是豪华车(一车22-24铺),一个是普通车(一车44铺),你的朋友购买的是普通车。

问题分析

  • 当你不做攻略的时候,小助手和你讲的任何信息,你都无法界定真伪
  • 即使价格是真实的,可能也会和你的现象不一样

解决方案: 最好的办法是,自己要做攻略,建设价格心理防线,同时也方便你找到合适的代订。

专业视角: 事实上你心里的困惑和你看到的这些问题,客服都是一清二楚,同样的事情,如果你做1000遍,你也会像我这样熟悉。

个人不适行为问题

沟通建议

问题一:沟通态度问题

少数客人会有一种奇怪偏激的心理,当他代订出票的时候,会表现出一种强势训斥的姿态。

温馨提示: 1张票就十多元辛苦费,不是十多万元,相互选择,相互尊重,聊不来就不聊,可以换一家问。

观察: 很奇怪的是,如果你让ta把订单退一下,ta就开始骂人了。当你换另外一个店下单,不是店家态度更好了,而是你主动改变了态度,对吧。

问题二:不利用提供的资源

完全不看攻略,出票之后,免费给客人提供精准的攻略和谷歌定位,客人基本不看,客人希望你能随叫随到,随时服务。

明确界限: 这个想法是不对的哈,票务代订是出票,票出了邮件收到了,服务就完成了。至于提供攻略,那是免费附赠的暖心包,是为了方便客人出行,而不是店家的责任,要区分对待哈。

热门搜索